文/楚国良
(大唐兴寺效果图)
在刘禹锡所写的《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》中就提到“陶侃故居石头寺”。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,石头寺是晋朝以前就有了。
【资料图】
陶侃,公元315年在这里驻兵,石头寺在315年之前就已经有了。这样判断,大唐兴寺比湘潭建城更早。大唐兴寺应该说也是湘潭的佛教的第一个寺院,史上有记录的第一个寺院,也延续了1700年的一个寺院。它是一座了不得的建筑,可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就把它彻底拆除了。如今湘潭市重修了唐兴寺。
(一)
褚遂良,唐朝政治家、书法家。潭州都督任上,为湘潭石头寺改名大唐兴寺。起初,褚遂良在秦王李世民处做铠曹参军,后主管弘文馆事务。贞观三年(629年),唐太宗下诏把隋未战乱时期的战场改修为庙宇,褚遂良负责其事。唐太宗立慈云寺,由褚遂良书碑。
永徽六年(655)十月,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,褚遂良被赶出朝廷,到潭州任都督。在潭州任上,褚遂良常巡视歇居各县,在湘潭、湘乡留下了许多足迹和墨笔。褚遂良常在湘潭陶公山石头寺揽胜,后书下“大唐兴寺”,寄寓自己匡扶唐王朝,希望唐王朝兴盛之意。
褚遂良工于书法,初学虞世南,后取法王羲之、王献之,与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薛稷并称“初唐四大楷书家”,传世墨迹有《孟法师碑》《雁塔圣教序》《房玄龄碑》《雁塔圣教序》《阴符经》等。
在褚遂良官声书名的影响下,大唐兴寺在唐代以后成为颇具盛名的古刹,历代文人墨客慕名游览,留下了不少吟咏。又因为这些名家诗词典赋流传,大唐兴寺的声名益加增誉。
(二)
唐兴寺座落在湘潭市上十八总的陶公山内,晋时名石头寺,有湘潭民谣记载:“我在街上全无事,筷子巷口唐兴寺,石狮一对两边分,起个宝塔在其中,塔内藏有无价宝,抬头望见石嘴垴。”唐时因有名僧智俨居此,寺旁有智俨石塔,故又叫石塔寺。
旧唐兴寺雄伟壮丽,前临湘江,后依古木,寺周围有围墙,山门在寺东金鸡桥,入门有钟鼓楼,正门外有铁顶六角九层石塔,为在唐时名僧智俨骨灰上所建,故又名石塔寺。
唐刘禹锡时任朗州司马,受智俨徒弟圆皈的请求,在常德出任之地为其写下《智俨石塔铭》:“……长沙潭西逾五里,陶侃故居石头寺,门前一带湘江水,吁嗟律席之名兮,与湘流而不已。”并在智俨逝世时专门写下了《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》。
唐代诗人杜荀鹤曾赋《霁后登唐兴寺水阁》诗:“一雨三秋色,萧条古刹间。无端登水阁,有处似家山。白日生新事,何人得暂闲。将知老僧意,未必恋松关。”
明代万历年间礼部尚书李腾芳在《论潇湘八景》一文中写道:“石头寺终日香烟缥缈。每当暮色临空,晚钟敲响,林中宿鸟争鸣,江上渔舟徐返。禽音渔唱与钟罄之声交相溶汇,组成一支美妙的乐曲,回荡在寺周山间,仿佛置身仙境。”
康熙《湘潭县志、山水论》记载:潇湘八景中“烟寺畅销钟”的“烟寺者,就是石塔寺。”清人何承珍有诗写道:“古刹千年石径中,钓台长傍梵王宫。蒲团僧证三幡静,塔影禅参半偈空。事业晋唐钟磬寂,渊源衣钵水云蒙。还余老衲传经罢,更与殷勤说褚公。”
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四月间,该寺被匪徒抢劫一空,寺僧四处逃散,从此荒废倒塌。
2016年年底,经相关部门批准,同意将大唐兴寺故址交还湘潭市佛教协会,恢复大唐兴寺。2023年1月6日,重建后的唐兴寺开始对外试开放。
关键词: